中文English
传承魅力古韵清风 2025-08-10 1:04 1095
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历来是文人墨客挥洒诗情的时刻,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更是以其意境深远、语言精炼而著称,本文将带领读者一同走进这首古诗原文,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原文如下: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的开头两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

月满中秋,古韵流芳,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意探析

月满中秋,古韵流芳,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意探析,月满中秋,古韵流芳—探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古诗原文之美,传承,魅力,古韵,第1张

在中秋佳节,那轮圆满的明月高悬夜空,历来是文人骚客挥洒诗情、寄托思念的时刻,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以其深邃的意境、精炼的语言而闻名遐迩,本文将引领您穿越时空,一同品味这首古诗的原文,感受其独到的艺术韵味。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原文如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的开篇两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的宁静画面,皎洁的月光洒满庭院,地面银装素裹,树上的鸦雀安静栖息,冷露悄然润湿了桂花,增添了几分秋意,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中秋之夜的图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第三句“今夜月明人尽望”点明了中秋之夜的主题——望月,月圆之夜,人们仰望天空,寄托着对团圆的期盼,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也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则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诗人以疑问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句诗既是对杜郎中的问候,也是对游子中秋之夜的共鸣,让人不禁遐想,在这月圆之夜,有多少人如同诗人一般,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朋友。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其意境深远,更因其语言精炼,诗人王建以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中秋之夜的图景,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中庭地白树栖鸦”:以“中庭地白”描绘月光照耀下的庭院,以“树栖鸦”衬托出夜晚的宁静,这句诗以白描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

  2. “冷露无声湿桂花”:以“冷露无声”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以“湿桂花”增添了凄美的氛围,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细节。

  3. “今夜月明人尽望”:以“月明”突出中秋之夜的特点,以“人尽望”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

  4. “不知秋思落谁家”:以疑问的口吻,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引发读者的共鸣。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秋佳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在月圆之夜,让我们共同吟诵这首古诗,感受古人的情怀,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