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陶渊明以其独树一帜的田园诗风和深邃的哲学思考,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归去来兮辞》更是被誉为古代辞赋的巅峰之作,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解读《归去来兮辞》原文,感受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哲学思考。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辞赋,全文共分为三篇,原文如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以轻飏,风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此处省略部分原文)
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首先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他认为,自己已经在世俗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渴望回归田园,追求内心的自由。
陶渊明在辞赋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景象,他认为,自然之美在于其简朴,而世俗之美则在于其繁复,他倡导人们追求自然,崇尚简朴。
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多次强调自己要“归去”,即回归田园,这体现了他坚持己志,不随波逐流的品质,在当时的背景下,他敢于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选择归隐田园,实属难得。
陶渊明在辞赋中提到“悦亲戚之情话”,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他对家人的关爱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亲情观念在当时的中颇具现实意义。
《归去来兮辞》原文展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哲学思考,通过对现实的反思,他追求内心的自由;崇尚自然,追求简朴;坚持己志,不随波逐流;重视友情,珍惜亲情,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应学会回归内心,追求真正的自由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