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中饱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望岳》一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邃的内涵,被誉为千古传颂的佳作,本文将深入解读《望岳》的原文,探寻其中蕴含的壮志豪情与丰富的人生哲理。
《望岳》原文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设问的形式点明了主题,岱宗即泰山,诗人以问句开头,表达了对泰山的无限敬仰,泰山作为五岳之首,自古以来便是神圣的象征,诗人以岱宗来指代泰山,既是对其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的崇敬。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描绘了泰山的神奇美景,造化,指自然界的创造力,钟神秀,形容泰山之美宛如神灵所钟爱;阴阳割昏晓,则是指泰山将昼夜的界限划分得如此清晰,形成了一幅天地交替的壮丽图景,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神秘。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里描绘了诗人登上泰山时的景象,荡胸,形容胸怀激荡;决眦,形容眼睛瞪得很大,诗人站在泰山之巅,胸中激荡起层层云雾,目光炯炯,仿佛能将归巢的鸟儿尽收眼底,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是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诗人表达了自己攀登泰山绝顶的决心,并以此比喻人生的目标,会当,即终当,表示将来一定要;凌绝顶,攀登到最高峰;一览众山小,从高处俯瞰,所有的山都显得渺小,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从《望岳》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人生哲理:
尊重自然:诗人通过对泰山的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自然的力量,《望岳》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追求卓越: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人生也应该有追求卓越的勇气,不断攀登,超越自我,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坚定信念:攀登泰山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诗人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向上攀登,这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坚定信念,才能战胜困难,实现理想。
谦虚包容:诗人在欣赏泰山的壮丽时,并没有自以为是,而是以“一览众山小”的胸怀看待,这启示我们在面对成功时,要保持谦虚,包容他人,共同进步。
《望岳》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诗中意境的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壮志豪情和人生哲理,从而受到启发,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