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登飞来峰
唐代诗人杜甫
巍巍飞来山巅,千寻宝塔耸立,遥闻晨鸡鸣唱,目睹红日东升。
不惧薄雾缭绕,阻挡远眺视野,因我居于楼阁之巅。
翻译
登飞来峰
唐代诗人杜甫
攀登飞来峰之巅,千尺高塔矗立山腰,传闻鸡鸣之际,即见朝阳初升。
我无畏浮云遮挡视线,只因我身处此楼阁之最。
杜甫的《登飞来峰》一诗,流传千古,被誉为千古绝唱,诗人登高望远,抒发了其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豪情壮志。
诗中“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攀登飞来峰,目睹日出壮丽景象的情景,飞来山雄伟壮观,千寻高塔直插云霄,诗人身处其中,仰望东方,见证日出的壮丽,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诗人不惧浮云遮蔽,只因他站在最高的楼阁之上,这里的“最高层”既指诗人所在的高塔,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决心,诗人以自己身处高层的姿态,寓意着勇往直前,攀登人生高峰。
《登飞来峰》这首诗,不仅赞颂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飞来山高塔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自己身处高层的姿态,寓意着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精神。
在当今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面对人生的挑战,我们要学习诗人的豪情壮志,勇往直前,在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坚定信念,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正如诗人所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这首诗还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唐代,文人墨客追求诗意人生,登高望远、吟诗作赋成为一种时尚,这首诗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体现。
《登飞来峰》这首诗,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让我们领略了唐代诗人杜甫的豪情壮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以这首诗为榜样,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