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之《画龙点睛》
成语“画龙点睛”源于《新唐书·彦远传》,相传,唐代画家僧繇技艺高超,尤其擅长绘制龙,他所绘之龙却缺乏生气,一日,僧繇至一寺庙,目睹墙上龙画栩栩如生,细察之下,发现画者仅于龙眼处略施一笔,龙便顿时栩栩欲飞,僧繇深受启发,自此在画龙时亦点睛,其画龙之作顿生灵气,观者络绎不绝,此成语后用以形容在关键时刻,以巧妙之笔使事物生动有趣。
成语故事之《井底之蛙》
成语“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故事讲述了一只居住在井底的青蛙,它以为井就是整个世界,一日,一只来自井外的大雁向青蛙描述了广阔的天地和美好事物,青蛙却固执地认为大雁在骗它,直至青蛙跳出井口,方才领悟到世界的广阔,此成语用以比喻那些见识短浅、心胸狭隘之人。
成语故事之《悬梁刺股》
成语“悬梁刺股”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讲述了西汉时期,淮阴侯韩信为了钻研兵法,不惜以绳悬梁,以刀刺股,以此激励自己勤奋学习,韩信最终成为一代杰出军事家,此成语用以形容人们为了追求目标,不惜付出艰辛努力。
成语故事之《杯弓蛇影》
成语“杯弓蛇影”出自《后汉书·应奉传》,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应奉在宴会上误将酒杯中弓的影子当作蛇,惊恐万分,后来得知真相,方才释怀,此成语用以形容那些多疑、疑神疑鬼之人。